聚焦兩岸同胞情感,建議發揮好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作用;聚焦兩岸農業領域交流合作,建議將田園綜合體建設作為突破口;聚焦臺資企業健康發展,建議力推臺資企業上市……翻閱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提交的提案,三件提案從不同角度出發,關注兩岸民生,助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體現出民革在祖統領域的參政議政特色。
焦點一:
以同鄉會為紐帶增進情感認同
“發揮對臺淵源優勢,要從‘情’字入手做好‘人’的工作。”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曾指出,一直以來,民革中央都將情感交流放在兩岸關系發展的重要位置,始終秉持同胞情、同理心。
情從何起,方能一往而深?民革中央給出的答案是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交流平臺。從“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到兩岸新銳設計競賽“華燦獎”;從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到“團仔圓妞”系列文化品牌,莫不如是。今年,民革中央將思路進一步拓寬,將目光聚焦向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臺灣地區共有大陸同鄉會486家,分布在除嘉義縣之外的全臺各市縣。民革中央在長期對臺交流中發現,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數量眾多,會員覆蓋面廣,以家鄉為紐帶,有著天然親和力,近幾年更成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增進臺灣同胞民族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力量。
但同鄉會的發展也面臨著困境。由于多年無序發展并受到島內“去中國化”政策的擠壓,大多數同鄉會會員年齡偏高,各同鄉會之間聯系合作較少,難以形成合力。要想讓同鄉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必須著力破解這一困境。為此,民革中央提交《關于以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為依托,促進兩岸交流與認同的提案》,為同鄉會的發展提出新的思路。
民革中央建議,由國臺辦牽頭,成立“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聯誼總會”,邀請大陸相關省市民間社團、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兩岸有關文化、學術機構等以成員單位名義參與,以此加強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之間及其與大陸各地民間團體、學術機構間的交流合作。
針對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活動規模小、層次低、影響力受局限的現狀,民革中央則建議,通過在海峽論壇中增設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專場論壇、將臺灣地區大陸同鄉會研究列入國家社科基金選題計劃等方式,擴大交流平臺,宣傳展示引導臺灣民眾正確認識兩岸的歷史文化淵源,駁斥臺灣當局“去中國化”陰謀。
焦點二:
力推兩岸合作建設田園綜合體
在兩岸各領域交流中,農業界是不可忽視的方面。兩岸農業交流已經走過30多個年頭,從開始的借鑒臺灣先進發展經驗到大陸成為臺灣地區農產品的重要銷售市場,再到合作推進農田水利建設,農業交流總有新鮮的話題。
作為以“三農”為參政履職重點之一的參政黨,民革同樣在兩岸農業交流合作中著墨甚多。每年海峽論壇期間的兩岸農田水利建設交流會和臺灣農業界對接大陸中西部省份合作研討會,就是其中的成功范例。
然而,最近幾年,由于臺灣當局設卡設限,兩岸農業界的交流受到一定影響,尤其是臺灣農漁民利益受到不小的挫傷。有鑒于此,民革中央提交《關于推動兩岸合作共建田園綜合體的提案》,利用田園綜合體這一有新生命力的模式,將兩岸農業交流推向深入。
所謂田園綜合體,是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2017年,“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被寫進中共中央一號文件,而在臺灣這一集約化發展模式已有一定經驗。
去年1月,民革中央調研組在京調研探討“兩岸合作建設田園綜合體”;3個月后,全國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率調研組赴貴州實地考察當地園區建設。結合考察成果,民革中央認為,兩岸合作共建田園綜合體有利于增進兩岸農業經濟優勢互補,有益于加速大陸農業轉型升級,有助于形成以大陸為根基的兩岸涉農共同利益格局。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建議,舉辦與兩岸田園綜合體建設主題相關的論壇活動,組建兩岸田園綜合體產業聯盟,同時要創新金融支持手段,拓寬企業的貸款抵押范圍,政府也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服務功能。同時,通過打造精致、優質和安全的品牌形象,讓兩岸田園綜合體真正走向市場,服務于兩岸百姓。
焦點三:
保障臺資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臺灣最大貿易伙伴、臺灣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提起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其一海之隔的祖國大陸總是繞不開的話題。隨著大陸改革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臺灣也在不斷融入這一大潮。其中一股重要力量,就是遍布大陸各地的臺商和臺資企業。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約30家臺資企業在A股上市,進入大陸資本市場已成為臺資企業在陸發展的重要戰略路徑。但在現實發展過程中,臺資企業仍然會面臨“水土不服”的難題。除了臺企普遍存在的同業競爭等問題,外部政策環境的影響也是重要因素。
在民革中央看來,消除政策不利影響的一個重要做法是,有效落實“同等待遇”原則。去年11月,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率隊調研昆山深化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推進情況。在調研中,就有專家學者建議,將昆山作為“同等待遇”試點城市,全面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
民革中央認為,落實“同等待遇”,保證臺資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助于更好地深化兩岸資本市場和經濟層面合作。為此,民革中央在提交的《關于促進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的提案》中建議,對于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應加強政策整合、提供完整的上市輔導服務。
如何提供服務?民革中央提出,首先應制定和完善臺資企業大陸上市辦法,明確臺資企業上市具體化、規范化的規定;其次,可成立擬上市臺資企業輔導小組,建立聯系反饋機制,逐步搭建臺資企業與專業機構溝通的平臺。
民革中央還建議,建立擬上市臺資企業種子庫,篩選出適合在大陸上市的臺資企業,積極鼓勵和支持符合大陸產業定位的臺資企業在大陸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多層級證券交易市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