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好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
中共中央統戰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團結奮斗是黨領導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取得成功、未來我們接續前進的力量所在。我們靠團結奮斗創造了輝煌歷史,還要靠團結奮斗開辟美好未來。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砥礪奮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用黨的奮斗目標鼓舞人、激勵人、感召人,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和衷共濟、共襄大業。統一戰線因團結而生,靠團結而興,始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新征程上,統一戰線要持續發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
一、認清歷史方位,深刻領會團結奮斗的重大意義
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標,越需要慎終如始;任務越艱巨、挑戰越嚴峻,越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團結更加緊密、奮斗更加有力。
團結奮斗是如期實現宏偉遠大藍圖目標的必然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事業,特別是當此“人到半山、船到中流”的緊要關頭,任何驕傲自滿的情緒、麻痹厭戰的想法、松勁懈怠的行為,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事業繼續前進,需要全體中華兒女意志更加頑強、步調更加一致。
團結奮斗是順利完成艱巨繁重改革任務的必然要求。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中國式現代化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形成了規律性認識,但仍有大量改革難題、發展課題、矛盾問題需要破解,任務極其艱巨,難度世所罕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科學謀劃了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明確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每一項任務都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同時,全面深化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越是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觸及的利益矛盾就越復雜尖銳。只有14億多中國人民擰成一股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才能克服種種阻力,確保改革任務順利完成。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1951年,云南普洱專區各族群眾舉行盟誓大會,以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立下誓詞碑,表示“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2024年9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普洱民族團結誓詞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親切勉勵他們“讓民族團結的佳話代代相傳”。圖為2024年9月25日,當地群眾歡聚在民族團結園里。 新華社記者 王靜頤/攝
團結奮斗是妥善應對前所未有復雜形勢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防范化解的矛盾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同時,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特別是一些國家不愿意看到中國發展強大起來,頻頻操弄民族、宗教、涉藏、涉疆等議題,破壞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遲滯甚至阻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在這樣的形勢下,唯有齊眾心、集眾智、匯眾力,才能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不斷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不斷增強我國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二、堅持原則立場,始終堅守團結奮斗的正確方向
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中國共產黨100多年的歷史就是黨領導人民團結拼搏的奮斗史。沒有引領的團結奮斗就是一盤散沙,沒有原則的團結奮斗注定迷失方向。黨始終是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團結奮斗就是要在黨的領導下,所有人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共同致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作為團結奮斗的根本保證。10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從四分五裂到民族團結、從飽受欺凌到獨立自主、從一窮二白到繁榮富強,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進,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才能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才能有效應對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統一戰線是黨領導的統一戰線,黨的領導是統一戰線團結人凝聚人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始終堅持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拓展為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聯盟,有力促進中華兒女大團結。要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引導統一戰線成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集聚起一往無前的磅礴力量。
把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作為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新時代新征程團結奮斗,根本在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意志和行動。這一重要思想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時代性、創造性、戰略性的重大論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人心和力量的高度強調統一戰線強大法寶作用,明確了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必須掌握的規律、堅持的原則、講究的方法,強調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以團結凝聚力量,以奮斗鑄就偉業,為新時代統一戰線發揮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作用提供了科學指引。要深刻把握黨的創新理論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統一戰線成員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引導他們在事關道路、制度、旗幟、方向等根本問題上堅定立場、堅持原則,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一起來想、一起來干。
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團結奮斗的目標牽引。圍繞明確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斗才是最有力的奮斗。我們黨始終把中心大局作為帶領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目標牽引,凝聚億萬民心,匯聚強大力量,一次次從勝利走向勝利。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也是統一戰線團結奮斗的共同目標。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統一戰線緊緊圍繞“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使命任務,動員和團結中華兒女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統一戰線著眼服務“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局需要,動員和團結中華兒女開荒拓土、拼搏奉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統一戰線始終緊扣“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的主要任務,動員和團結中華兒女奮勇爭先、創新創造。進入新時代,統一戰線牢牢把握“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主要任務,動員和團結中華兒女在黨的奮斗目標下團結一心向前進,不斷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作出新貢獻。
把凝聚人心匯聚力量作為團結奮斗的主要任務。當前,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樣、社會階層更加多樣、社會思想觀念更加多樣。越是這樣,越要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通過凝聚人心,把蘊藏在億萬人民群眾中的創造偉力激發出來。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解決的就是人心和力量問題,關鍵是要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實踐證明,一致性程度越高,統一戰線團結的基礎就越牢;在不斷鞏固一致性基礎上,多樣性范圍越寬,統一戰線團結的力量就越多,我們的事業就越能無往而不勝。我們既要守牢政治底線這個圓心,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包括鞏固已有共識、推動形成新的共識;也要擴大包容多樣性的半徑,堅持求同存異,在尊重利益多元、思想多樣中尋求一致性,努力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同時,要把團結和斗爭統一起來,發揚“團結—批評—團結”的優良傳統,在事關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敢于同一切破壞團結統一的錯誤言行作堅決斗爭,努力形成牢不可破的真團結、激發頑強拼搏的真奮斗。
三、把握著力重點,不斷匯聚團結奮斗的強大合力
統一戰線是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新征程上,統一戰線承擔著促進中華兒女大團結的歷史責任,要廣泛爭取人心、凝聚共識,把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全體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共襄強國盛舉。
貴州畢節曾是西部貧困地區的典型。在畢節試驗區的建設發展過程中,統一戰線廣泛參與、傾力相助,作出了重要貢獻。畢節試驗區同心展覽館展陳,生動展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在畢節試驗區的成功實踐,展示統一戰線參與支持畢節試驗區建設所取得的成效。圖為2025年6月27日拍攝的同心展覽館部分展陳。 畢節試驗區同心展覽館供圖
著力促進政黨關系和諧,充分發揮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這一制度把各個政黨和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為著共同目標而奮斗,有效避免了惡性競爭、政治極化、社會撕裂。要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增強制度自信、提升制度效能、發揮制度優勢。引導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牢牢把握中國共產黨領導這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根本特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廣大成員和所聯系群眾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支持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履職能力,自覺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發揮作用,在參政議政中聚眾智,在民主監督中建諍言,在政黨協商中獻良策,在社會服務中出實招,多做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切實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成效。
著力促進民族關系和諧,深入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鞏固各民族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著力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中華民族歷史觀,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強大精神文化支撐。扎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加快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支持民族地區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各地區在經濟上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融為一體。要積極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有序推動各民族人口流動融居,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依法治理民族事務,逐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
著力促進宗教關系和諧,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長期以來,我們黨妥善處理黨和政府與宗教、社會與宗教、國內不同宗教、中國宗教與外國宗教、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等多種關系,形成了積極健康的宗教關系,實現了宗教領域和諧穩定。實踐證明,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團結奮斗的關鍵所在。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宗教工作理論和方針政策,既要保護信教群眾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最大限度團結信教群眾,也要引導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相互尊重,和睦相處。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引導和支持我國宗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增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五個認同”,引導他們自覺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服從服務于國家最高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全面推進宗教工作法治建設,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支持宗教界全面從嚴治教,帶頭守法遵規、提升宗教修為,不斷增強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維護宗教領域正常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
近年來,中央統戰部積極探索“所能+所需”服務考察新模式,精心打造“新階層·建設力”政治引領新理念。2025年4月26日至28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尋美中國服務團和科創中國服務團聯袂舉辦“科技之光點亮中國之美”服務考察(湖北行)。圖為4月26日,科創中國服務團舉辦“科技創新助力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建設”高端對話。 中央統戰部供圖
著力促進階層關系和諧,不斷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我國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新階層新群體不斷涌現,把他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發揮他們的智慧和才能,是新形勢下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必須妥善處理的現實課題。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以凝聚共識為根本,以愛國奮斗為目的,不斷創新思路理念、政策舉措、方法手段,增強各階層各群體對黨的向心力。堅持政治引領、價值觀引領、事業引領,增強對黨外知識分子團結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鼓勵支持黨外知識分子立足本職建功立業,積極投身奮斗一線。堅持信任尊重、團結引導、組織起來、發揮作用的思路,團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發揮好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專業組織以及各類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組織的積極作用,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功能,引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更好施展才華抱負。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兩個健康”,在民營經濟人士中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民營經濟人士深入理解和貫徹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踐行新發展理念、堅定發展信心,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
著力促進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凝心聚力同圓共享中國夢。廣大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是血脈相連的中華兒女,做好他們的工作,對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共同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堅定貫徹“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發展壯大愛國愛港愛澳力量,形成更廣泛的國內外支持“一國兩制”的統一戰線。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持續推進反“獨”促統,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發揮海外統戰工作爭取人心作用,完善涉僑法律法規政策,深化為僑服務,鼓勵支持僑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加強海外愛國力量建設,“以僑為橋”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互鑒,引導廣大僑胞與祖國共奮進、與人民齊奮斗,在共擔民族復興重任、共享民族復興榮光中創造新的更大業績。
(來 源:《求是》2025/13)